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五) (第2/2页)
。均是产生于《周易》以后的东西。因为《周易》里的六十四名称,是与《周易》六十四篇文章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故郭沫若以此推断“是著了《易繇阴阳卦》的同一的南人到了魏,为迎合北方人的趣味起见,又另外著了一部繇辞不同的《周易》来”的这种结论,是错上加错。那么,对于郭沫若在他的“《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里的第六段题目“《易》之作者当是馯臂子弓”之下的内容,是引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和《汉书·儒林传》对《易》传授的两种世系说法,而推断楚人馯臂子弓是《易》的作者,就更是不值一驳了。总之,看郭沫若对《周易》的研究文章,不像是严谨的学术研究,倒像是很幼稚的联想。不过郭先生有一点还是让人敬佩的,就是他已不再墨守成规于传统的说法,虽然他的说法近乎幼稚,但毕竟是自己独立的东西,而这一点也就是可敬佩的东西。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我们通过古今对《周易》产生的说法来看,大抵是汉朝对《周易》的说法影响之大。就是在今天的“易学”界,认为《周易》是殷周之际产生的,已然是主流观念。 那么,《周易》一书是否是西周初期产生的呢?是西周初期的文王,或是西周卜史创作的呢?还是其它时期产生的?又是何人创作了《周易》一书呢????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