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五) (第1/2页)

    这就是郭沫若从《周易》里寻出的证据,是类似于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里所分类寻出《周易》里的字词,而得出《周易》产生于原始时代说法的那样。见《周易》里的“xue”字,就认为《周易》反映了xue居时代的生活,就以次为据,推断出《周易》产生在xue居的原始时代。这是后来郭氏又见《周易》里的“中行”一词,就联想的《左传》里出现的“荀林父将中行,屠击将右行,先蔑将左行”,郭沫若就认为《周易》里的“中行”与春秋的荀林父挂上了钩,也就成为他认为《周易》产生在春秋中叶以后的证据了。至于郭沫若由《晋书·束皙传》和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后序》里记述汲冢竹书上有关《周易》,《易繇阴阳卦》,《师春》以及没有《彖》、《象》、《文言》、《系辞》的说法为据,而推断《周易》为“战国初年的东西”。即郭认为是南人模仿了《易繇阴阳卦》作出《周易》。这正是郭根本没有读懂《周易》,而所作的臆测之说。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凡用《周易》里的六十四名称(包括符号),而挂上去的卜筮卦辞,如《连山》、《归藏》(《晋书》里所记载的汲冢竹书上的《易繇阴阳卦》,不是《归藏》,就是《连山》的卦书。(我们在前章“《周易》文本说”已有论述。)都是借《周易》里的六十四名称和所用符合而编篡的卦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