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9 (第2/4页)
户人家,公子小姐们身边,常常配着好些丫头,有些贵公子近身伺候的奴婢就有十几人。那就意味着这世上又多了十几个光棍汉。陛下可以限制富贵人家奴婢的数量,那些被放出来无家可归的,愿意去边关的,可以到官府报名。” 说到这里,皇帝又有了想法,“宫中用度靡费,朕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奴婢,不如把年龄大的,愿意配与边关士兵的,也送去边关吧。” 崔玉取出纸笔,开始写下细则,“以政令行事,不如以利益诱之,或者可以给这些女子分配边关的田地,许她们婚姻自主,免去她们盲婚哑嫁的担忧。” “那这地,够分吗?”皇帝有些担忧。 “够!臣去过边关,那里地广人稀。虽然气候寒冷些,但是,那里的土地并不贫瘠。因为常年没有被耕作过,土地其实很肥沃。臣这些年也钻研了农学,随行回来的人里也有精通农学之人,他们很懂得什么样的作物可以在寒冷的地方生长,完全可以帮着边关士兵把田地开垦出来,种上庄稼。” 皇帝一下子来了兴趣,“哦?还有这样的人才!快请进宫来。” …… 当皇帝跟崔玉举荐的几位通晓农学之人畅谈过后,十分快意,“原来推广农学,是如此利国利民!恨不得早些认识各位先生。” 那位年龄最长的农学先生呈上了自己多年积累写出的农书,他遗憾地说,“本来三教九流,各有用处,我们农家弟子,奉神农为祖师,一生钻研农学。这农学本来是利国利民,可是如今,文人们好清谈,看不起我们农家学派,说我们是‘泥腿子’,是农夫,不是学派代表。我们农家学派如今已经凋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