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那就让他去飞! (第6/17页)
是要机场拥有相关程序,同时根据相应程序的气象条件来决定。 然而,玉龙机场本身就不运行目视进近,只进行仪表进近。严格意义上来说,陆景华这就是属于严重违规了。 可是,陆景华毫不掩饰自己的违规想法:“在这次进近中,下滑道本来就是我们的负担,为了追上下降道,我们不得不坚持大下降率,可是这根本就做不到。若是如此,那还不如就完全忽略掉下滑道。六百英尺截获下滑道和在更低的高度截获下滑道抑或是就完全不考虑下滑道有什么区别?即便是以一千一百英尺的下降率进场,我相信张教员也是带得住的。” 随着飞机高度的降低,地形警告会对飞机的下降率有越来越严格的标准。在接近跑道上空时,飞机的下降率就不能持续性地大于一千一百英尺,不然就很容易出现SINKRATE的报警声。 这个报警只能算是警戒,原则上并不影响机组继续落地。可是,这个警报声出来后,后续就很容易转化成TerrainPULLUP之类的警告。那机组就不能再落地了,再落地就有可控撞地风险了。 所以,在极低高度一千一百英尺算是一个比较极限的数值了。否则,人为作用下,很难控制地形警戒与警告之间的度量。 不过,如此大的下降率进场。要是,手上功夫稍微差劲一点,那飞机砸在地上,说不得能把起落架给直接砸断了。 可是,有一点陆景华说得很对。下滑道这玩意儿一直在制约本次进近的方式,搞得机组束手束脚,难以放开。 有很多东西是机组无法决定的,又是凭空多了极多的限制,这飞机还怎么落地? 倒也不是陆景华胆大包天,只是稳定进近这个概念在很久之前并不流行,之前大家飞得都比较随意些。只要能安全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