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四) (第7/9页)

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里所作的“补注”,说明原先说《周易》产生的时代是错误的,而原先说的《周易》的性质没有错。对《周易》产生时间上的新说法,是因所作的《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得出了《周易》产生的新说法。即《周易》不是原始时代产生的,而是战国前半时期里有一个叫馯臂子弓的人创作了《周易》。在一九三五年郭沫若写的《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把《周易》产生的时代与是谁创作的都明确地给出了答案。郭沫若的《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后收在《青铜时代》一书里。我们将这一文中对《周易》产生及作者的有关说法摘录如下,看如何之说?说的对否?

    “八卦的卦形大部分是由既成的文字诱导出来的……由既成文字所诱导出的八卦,它们构成的时代也不能出于春秋以前。”(《青铜时代》郭沫若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11月第一次印刷第51页)

    郭沫若说的“八卦卦形”,就是卜筮上所用的那套八卦符号。郭所认为的八卦符号产生不出于春秋之前,那么,就是说《周易》里的那套符号系统,在郭沫若看来是春秋及春秋以后产生的了。郭氏对《周易》里的符号产生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考古上已发现早在殷商时期,《周易》里所用的那套符号,就已出现了。

    在对《周易》的产生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一文中的第五段是专一论之。不过此文里的第五段小标题是“五《易》之构成时代”。我们摘录其中的一些说法:“《易》的经部之构成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呢?关于这层,由晋太康二年所发掘的汲县的魏襄王墓的出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