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八) (第3/8页)
诗的表现手法,但《周易》毕竟不是“诗”,而是“文”。《周易》的体裁是“文”。《周易》一书是有六十四篇文章所组成,而《周易》文章又实属我国论说文的先驱。虽然《周易》是文的体裁,但《周易》一书在写作手法上无疑受到诗歌的影响。《周易》一书里的文章主要运用隐喻、象征的方法来论证事理;而且形同于“诗”的语言与格式,这无疑是受到“诗”的影响。正确地说《周易》一书是“诗性思维”的结晶。 我们读《周易》不但读出政治道理,而且读出诗歌美韵来。《周易》一书的文章句子,有着诗歌的韵律之美,一些篇章本身就是诗的体裁、诗的语言、诗的表现手法。《周易》里不但有大量的如诗之句,而且还有通篇如诗的体裁与手法的文章有《贲》、《明夷》、《归妹》、《艮》、《渐》等。我们将《周易》里的《渐》文抄录如下: 《渐》 女归吉,利贞。wap..OrG 鸿渐于干, 小子厉, 有言无咎。 鸿渐于磐, 饮食衎衎,吉。 鸿渐于陆, 夫征不复, 妇孕不育,凶, 利御寇。 鸿渐于木, 或得其桷,无咎。 鸿渐于陵, 妇三岁不孕, 终莫之胜,吉。 鸿渐于阿, 其羽可用为仪,吉。 我们看到上面的《周易》里《渐》文,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完全是以诗的体裁、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政治理念。《周易》不是诗歌的汇集,《周易》是通过每篇文章在表达作者的政治观。《周易》是在阐述政治道理,即为君子讲述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