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 (第6/6页)

国后期至西汉初期这一时间段里。

    那么,根据上博藏竹书《周易》的标本鉴定时间来看,也就知道了,以“九·六”数字作爻题加入《周易》一书里的时间,是上至战国后期,下至西汉初期。若以2257年为准,也从1998年起向前推算,推算到公元前259年。那么,距今2257年的时代,就是战国末期了。这只是从竹书《周易》标本鉴定时间这一个方面来推断。就是单从竹书《周易》标本鉴定时间来说,也没有排除西汉初期可能将数字爻题这一形式加进《周易》一书里。

    以上我们只是以上博藏竹书《周易》标本鉴定时间来看“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是何时书写在那些竹简上的。知道了书写在竹简上的以“九·六”为爻题的这种结构形式的《周易》文本,也就知道了今本《周易》定型的大致上限。不过这只是对今本《周易》文本定型时间的一个方面上的参考,还不足以证明今本《周易》定型的时间。如,是否在春秋时期,还春秋以前的西周时期也就有了这种以“九·六”爻题的《周易》文本么?显然,上博藏竹书《周易》是无法证明的。虽然,目前从地下考古资料来看,还没有比上博藏竹书《周易》更早的材料出现,来证明上博藏竹书《周易》距今时间之前就是这种以“九·六”为爻题的《周易》文本。但从地上传世文献的相关材料来看,战国晚期之前流传的却不是以“九·六”为爻题的《周易》文本。下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以地上的相关材料对此作出论证。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