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 (第5/6页)
谈上博简朱渊清) 根据朱渊清先生对马先生的访谈《马承源先生谈上博简》一文的介绍,已知上博藏竹书《周易》标本是在1998年做的鉴定,而“距今”的“今”,也就是指对标本鉴定的那一年,即1998年。我们知道了这些内容,就来计算一下上博所藏的竹书《周易》,是出于历史上何年代将“九·六”数字为爻题的《周易》书写在竹简上的。 已知标本距今的时间是2257±65年,即距今已有2257年。但在2257年这个数字上,又给出了±65年的上下幅度。也就是说在2257年这个基数上可以再加65年或减去65年。那么,就出现了“2322年”与“2192年”这两个距今时间,也就推算出写在竹简上的数字爻题《周易》的上下年限了。 “2322年”这一时间,从1998年起向前推算,就是公元前324年。而公元前324年是处于中国历史上什么时代呢?公元前324年是处于历史上的战国后期。战国时期在历史上的时间划分,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是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时间。 那么“2192年”这一时间,也从1998年起向前推算,就是公元前194年。而公元前194年是处于中国历史上的西汉王朝的初期。西汉王朝的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由此也就知道了上博藏竹书《周易》标本的上限是战国后期,下限为西汉初期。也就是说,将数字爻题的《周易》书写在竹简上的时间,是在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