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六) (第2/6页)

承了殷人的天命观。从“西周文”里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浓厚的天命思想,这与《周易》一书的思想是根本不相同。《周易》一书的内容与西周初期的历史背景不符,所以《周易》一书的产生与周王室没有任何关系,也与西周的史巫没有任何关系。即《周易》更不会是西周史巫创作的。

    从考古材料上已发现殷商后期,已运用“六十四画符号”,并刻记在甲骨上。考古上也发现西周初期的甲骨上刻记有属“六十四画符号”里的某些符号。但这些为六联体的“画符号”的出现,还不能证明是用于卜筮之用,更不能称之为“数字卦”。从“西周书”里记载,那时还是运用龟占卜问吉凶,若是殷周之际或是周初《周易》已产生,但从整个西周时期里,《周易》仿佛被蒸发掉了那样,而没有任何踪迹?为何西周这段时间里对《周易》没有任何记载,“西周文”,《诗》,以及考古出土的大量西周铭文上都没有记载有关《周易》之事。而在几百年后,《周易》这部书,犹如石沉大海般的突然浮出水面。即有地上的典籍《左传》这部史书记录了《周易》一书,并以卜筮的面目首先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里记载:“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从这一筮例里出现的一句所谓的“繇辞”,正是传承下来的《周易》里的内容。《周易》一书在春秋前期出现,这说明《周易》一书决不可能是西周初期产生的,因为西周官方里的那些文献并不反映《周易》一书。

    我国最早保留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