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八章 变法者生(加更求票) (第3/4页)
脸上,傻乎乎的望着这个自己刚认定是知己的男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崔文卿居然还不知道具体的变法内容? 那他刚才还这样支持王安石相公? 此人莫非只是凭安石相公的名气,才选择支持他么? 心念及此,苏轼心内又起了几分心思,淡淡笑言道:“变法之事,起于大佑二年,其时当今官家刚刚即位称帝两年时间,深感朝廷诸多弊端,命令当时还为中书侍郎的王安石起草针对时弊的建议,王安石奋笔疾书,书写建言二十七条,涉及国政方方面面,官家深以为然,立即任命王安石为中书令,统摄变法。” “这么说来,到得如今,变法已经开始了六年时间呢?” “对,不多不少刚好六年。” “那成效如何?” 面对崔文卿的这个问题,苏轼不由苦笑了一下,轻叹一声言道:“远远不尽人意。” “啊?为何?”崔文卿连忙询问。 苏轼怅然一声长叹,言道:“安石相公的变法,涉及面太广,针对的利益集团也太多,首先一条改革吏治,便是因为大齐官员数目太过庞大,远远超过了本有人数,使得朝廷财力不堪重负之由而提出,但因要淘汰多余官员,更对许多身居爵位的王孙贵胄有所影响,故此推进起来倍感乏力,光此一条,几乎已经将变法派推向了所大齐官员们的对立派。” 崔文卿皱眉苦思,言道:“以安石相公的天纵奇才,难道还没看出这么浅显的问题,竟会这样盲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