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55节 (第6/7页)
结束。但今年二年那个节骨眼,朱厚照就没理这个奏疏。 至秋初,左副都御史章懋又进奏,说:三代以来,汉唐之盛,宗社赖安,皇图永固,其根本在致力圣学。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学而能致治者。陛下既有立中兴之志,岂有拒经筵之理? 这样经筵就又被提了出来。经筵每月三次,分别于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举行。 所以这才有九月十二日的上谕之问。 这是震动人心的一问,不是说群臣给这样问得茅塞顿开,而是朱厚照点了一个火药桶。 九月十三日,都察院御史、六科给事中纷纷给皇帝上疏。 有此一问,再加上浙闽之事,谁还不知道皇帝心里打得是什么算盘? 但在许多人看来,那两个字是提都不要提。 海禁,是祖制! 就这五个字,能够压垮一堆理由! 午朝,奉天门外,御史何述林、包履敬、左抱一等跪成了一地,六科给事中也接连呈递奏疏。 东西到了朱厚照面前,他都懒得看。 里面什么内容还要想? “……洪武三年,太祖皇帝罢太仓黄渡市舶司;四年,颁布‘片板不得入海’之禁令;七年,撤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二十三年,再伸禁外藩交通令;二十七年,禁民间私买、私卖海外舶来的番香、番货;洪武三十年,严令濒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通蕃!且太祖皇帝明谕,海禁为定制,后世之君亦不可轻易改废!臣等愚笨,不知所说‘海禁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逃亡海外者愈众’是何含义?” 朱厚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