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嫡长子 第211节 (第8/8页)
如果不是宫里的公公说,谁又会知道? 杨一清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但他想,“……可老夫,与陛下还隔着东山先生呢。” “所以部堂不应该再为刘大夏求情了!” 这话说的容易。 “为了一个阁臣之名,要我不做我应该做的事。那我杨一清将自己的前途也看得太重了些。” “不是谋官,而是谋事。若要谋事,则先要谋身。这可是文臣们说的话。” “公公的意思是复套?”杨一清摇摇头,“复套已经入了陛下的心,朝廷有没有杨一清,只要陛下想做,就一定做得起来。” “不,以咱家对陛下的了解,说不定还是要部堂做。其他人,陛下如何放心?这可是国策!难道部堂就放心?” 阁臣之名、复套之策、社稷之利、千古之名…… 这些都加起来,压在杨一清的心头上,那就重了。 之后几日他一直沉默,直到走到有人说能看到京师城墙的影子了,杨一清才掀开帘子远眺了一番,他一脸风霜,望着很近的那座雄城,久久不语。 杨尚义拍马走近,“部堂可是许久未来京师了?” “不。”杨一清特有的声音,磁性而浑厚,“弘治十七年七月,我便来过。短短一年,这里已然翻天覆地了。” “当时如何?此时如何?” “当时满心忐忑,此时忐忑满心。杨将军,我讲这话不知道你能不能听得懂,但以你之才,做官最好要做边疆的官,如此,世代荣光、荣华富贵不在话下。这城,还是不要入得好。” 杨尚义眼神复杂,“咱们明明是打了胜仗来的,难道还有什么不测?” “你是胜仗,但老夫的这场仗才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