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211节 (第6/8页)
虽然这话说的有些强词夺理,毕竟午朝之上,谁会跳出来替刘健打抱不平,当时闵珪只是提了一点儿,就搞的气氛特别紧张。 最早看,刘健是要被革职遣乡的结局,弄个布政使,不是蛮好? 是到后来人们开始反应过来。 因为比较的对象不一样,事发时是一介布衣和布政使的区别,事后则是内阁首揆和布政使的区别,这是不同的情感方向。 “陛下请息怒。”李东阳奏禀说:“既然事情已然查明,那就按陛下的旨意去做,臣会督促通政使司,明日就将邸报印抄天下。” 大臣们现在也慢慢懂了,皇帝龙颜震怒的时候,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事情还是听他的比较好,否则又是一番风雨。 “敢问陛下这些涉及人员,朝廷又将如何处置?” 朱厚照要的是名,如果动作激烈其实对他就不利了,“罚俸三月,以示警告,如有再犯,决不轻饶!” 不明白其中要害的人或许觉得雷声大雨点小,但聪明人都知道,这帮人为什么会被罚。 这件事其实能特别明显得看到皇帝的逆鳞。 皇帝与大臣,开始争名了。 文人当然重名,但他们不能够伤害皇帝的名。 “今日既然都来了,那么便将朝廷的大事议一议。内阁现如今只剩两人了,依你们看,由谁补入阁最为合适?” …… …… 杨一清的行进步伐在到达保定府的时候突然听到了京师里传来消息,内阁首揆刘健被贬去山东做了布政使! 这在大明还是较为鲜见的东西。 而真的听完皇帝的这一番cao作,便是杨一清也有些震撼了。一个少年皇帝,面对一个威望极高的四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