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一孔之见:道士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孔之见:道士之死 (第1/3页)

    一孔之见:道士之死

    纥干尚书泉,苦求龙虎之丹,十五余稔。及镇江右,乃大延方术之士。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夫人欲点化金银,非拟救于贫乏,必期多蓄田畴,广置仆妾,此谓贪婪,岂名道术?且玄妙之门,虚无之事,得其要旨,亦恐不成,况乎不得?悉焚参同契金诀者,其言至也。皇甫大夫(或曰「王相公」也。)在夏口日,勤求艺术。衙时有一道士,策杖蹑屦,直入戟门,门人以廉使奉道,不敢制止。安定公遽起而迎接,道士则傲然不窥,向竹而吟曰:「积尘为太山,掬水成东海。富贵有时乖,希夷无日改。绛节出崆峒,霓衣发光彩。古者有七贤,六个今何在?」自谓我是一贤也。访其名姓,曰:「黄山隐。」府公未能明其真伪,请于宫观,愿在牌亭,得观云水。亚相曰:「斯人若是至道,名利俱捐。」试令干事军将,持书送绢百疋、钱一百千文,至其所止。山隐启缄,忻喜,立修回报。遂乃脱其道服,饰以青衿,引见谢陈,礼度甚恭,殊异初来傲睨之态。皇甫公判书之末,乃至尽刑,曰:「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云溪子曰:「王子年之着书也,不脱后秦之难;东方朔之知机也,恐罹西汉之咎。是乔松独乐,巢务不居。若山隐者,拟为妖惑,敢蔑公侯,死无于吉。致孙策镜里之殃,来非许迈;起刘恢舟中之顾,足见凡愚。黄山隐自贻之祸,安定公明察之断,合其宜乎!」

    ------------我是信达雅的分割线---------------------

    中央书记处的纥干泉副书记非常崇信烧炼之术,追寻能够炼制仙丹、点石成金的办法,前后十五年,始终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