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9 (第4/4页)
的尊重,比起赵粲只多不少。 战时许多寺院收留灾民,为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少贡献。曾经的重臣公孙彦提过一个想法——按期给寺院拨款,以在饥荒之年赈济灾民。虽说公孙彦的名字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或是刻意避讳,赵明恺却对这位江南名士有着十二分的敬意。他了解自己的母亲杨月的谋划,但因这一点对公孙家的私心,也旁敲侧击为公孙瑜说过好话。 赵明恺把“给寺院拨款”提上了日程,还找人多方询问,得知邺都有一所小寺院,院里有一位“了俗大师”在民间颇有名望,便不惜放下身价,差人请他入宫商讨,给之后出政策多些参考。 了俗见到皇帝,自然是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再三推辞后才坐下。赵明恺简单地把想法叙述了一番,问道:“大师有何高见?” “不敢不敢,”了俗微微低头,“回陛下,普度众生乃是我等使命,即便没有拨款,若百姓有难,也自当倾尽全力救助。如果得到拨款,自然是件好事,邺都大部分寺院都会欣然接受,只是多了管制上的麻烦。陛下如此看重,我也不讲虚言——百人百样,也不是每个僧人都能两袖清风,怎么把这些钱用好,还需进一步思考对策。” 赵明恺心里有些惊讶,想不到这位“了俗”的思想竟如此“入世”。二人深聊了一番,正事差不多讲完,还有些少年心性的赵明恺忍不住问了些题外话,从繁忙的政务中短暂抽离,好好和“高僧”交流了一场。 而就在了俗忙着“渡”赵明恺的时候,一路气鼓鼓走到兰若寺来找他的顾淳恰好扑了个空。 顾淳本想来告诉了俗,乌离的汉人随从“云舒”值得一查。但了俗既然不在,他也不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