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田制(下) (第4/4页)
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庸》亦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政者,不可因难而退,要不然我大汉北伐又何其不难也!” 顿了顿,刘禅看向董允,继续说道:“朕以为,大汉国土空虚,人众稀少,此时立之甚易;若待以后,人口繁盛,再立之,则是难也。而且限田与积蓄国力克复中原,非是对立,或反而能助大汉更进一步。” 确实如刘禅所言,待人们繁盛之时,那时候想要限田难以做到,此时人口少,或许还可以不触碰得利者的利益。 董允微微颔首,拱手说道:“陛下之言不无道理,臣深以为然,限田与积蓄国力之间,应有合适之策,可以适用于我大汉。” 说着,董允话锋一转,说道:“不过陛下,巴蜀、凉陇豪强现已拥有大片良田,若要制定限田之策时,还需慎之又慎,不可伤其民心,以动大汉国力。” 刘禅苦笑一声,很是无奈,制定限田政策可真是要规避许多炸弹,稍有不慎就会爆炸。 对于豪强已经拥有土地还是好办,大汉现在地广民稀,倒是可以规避。若是在王朝末年或中期根本无法规避,这是必须要面对的。 “将今日你我相谈之语,概要书写送于上丞相,以观上丞相之思。” “诺!” ------ 注意季非【末】之解,《说文解字》:季,少也。 季汉一词,历史上刘禅的诏书中就是称蜀汉为季汉。现武都太守杨戏,也是写过《季汉辅臣赞》的作者,就是称季汉,并无不妥。 杨戏称西汉为前汉,东汉为中汉,蜀汉为季汉。周府的三国:汉中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