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田制(下) (第3/4页)
荒芜之田遍地皆是,百姓纷纷占据而取。天下承平,待人丁繁衍数代之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董允看向刘禅,认同说道:“陛下之言,正中要害。但可惜的是,自孝武皇帝之后,孝哀皇帝之时,不能纳师丹之言以限天下之田。” 刘禅望向董允,看着他认真,说道:“即便纳师丹限田之言,亦难根治,彼时强宗豪右已重新遍布乡间,前汉病入膏肓,无以为继。” 董允默然,无言以对。 大汉高官对师丹还是比较熟悉,因为他跟诸葛亮一样,皆是琅琊郡人士。 师丹出仕之时,已经是西汉末年。那时候,西汉政治腐败,豪强大族,贵族官僚、富商大贾疯狂兼并土地,强占民田。百姓贫困潦倒,无不怨恨,犹如干柴一点就着。 师丹为救国图强,联合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部分大臣提出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但面对天下得利之人群声反对,哀帝便下诏‘且须后’,改革方案便被搁置起来,成了一纸空文。 沉默半响之后,董允开口问道:“若依陛下之意,可是欲在此时限田?” 现在却反而轮到刘禅沉默了,每一时代帝王都有自己的使命。就如同孝文皇帝一样,那时天下空虚,良田荒芜,为快速地积攒国力,不限民田是当初最合适的政策。m.zwWX.ORg 此时的大汉恰如孝文皇帝之时,甚至还不如,毕竟现在还没统一。现在的汉田多民少,还没到需要限田的地步,限田反而不利于大汉国力的积蓄,甚至还会阻碍大汉的北伐。 刘禅握紧汉剑,沉声说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