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7 (第2/4页)
生, 答这个答得倒顺畅, 也不紧张了,跟他侃侃而谈, 将朱熹与四书大全里的说法都灌给他。 岂知教天才的法子跟教普通人不一样, 王阳明不是他那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的学法, 而是真心求知寻理之人。他见崔燮讲得和他父亲弄回来的科举指导书没什么不同,听着没滋没味的,便主动问道:“我方才见崔兄画的养气呼吸图,似与寻常道人方士所讲的静息养生之法不同。” 崔燮笑道:“静坐休养, 吐纳练气是道家求长生之法, 我这养气法不求长生, 只求健体生力,是以要在动中养气。你看那些打坐的练‘吸嘘呵呼嘻’,也是要扩张胸肺、吐故纳新,体内气息深厚了,自然身体健朗。我这跑步练气的法子,呼吸之余更能活动到四肢百骸, 血脉肌骨一体沐浴在你吸进去的清气中,身体自然能更结实。” 其实也不光是慢跑健身,主要是他都把跑步呼吸法当礼物送来了,必须吹一波,显得这礼物不太轻。 王守仁自己思量一阵,点了点头:“朱子说人死气散,则人是禀气赋形而生,得多沐浴天地间之气是能有些好处。”又问道:“朱子云理是存乎气中,理气本无先后之别,当是个理御乎气,气载乎理,二者运于一机的道理。若咱们学这养气呼吸的功法,沐浴天地之气,也能教人体悟天地之理么?” 啧啧啧,不愧是圣人!跑个步都能上升到天地之理的高度!他穿过来之后那个十六岁都没这觉悟! 崔燮情不自禁地坐正了些,放弃了自己低端的跑步锻练法,跟着他讲起了哲学:“这倒不能。呼吸气的在肺、领会理的在心,若不存心思索又怎能平白悟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