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4章 (第1/3页)
都尉蔡林屡次献策,诸葛恪皆不纳,固执己见,其刚愎自用,无以复加。 蔡林知其必败,立投寿春司马孚。 亦将吴人之虚弱展露在魏国面前。 司马孚当机立断,领毌丘俭会文钦出兵合击吴军。 此时双方的士气已经转变。 第三百一十九章 死局 诸葛恪再怎么刚愎自用,也知到了生死攸关之时。 司马孚、毌丘俭引二十万众自北而来,文钦引万余精锐抄略其后。 吴军伤卒、病卒,被弃于道,或死于沟壑之间,或被魏军俘获。 文钦引军突击之,大破其众,攻杀万人。 吴人惨嚎哀痛,诸葛恪却不闻不问,安然自若,自知无颜见江东父老,屯兵于江渚,后又欲避浔阳而屯垦。 建业诏书一封接一封的来,召其还朝,诸葛恪这才不慌不忙的领兵返回。 经此一战,诸葛恪的声望从巅峰跌落谷底,士卒生恨,百姓生怨。 然而诸葛恪还朝之后,不愿主动承担错误,召来中书令孙嘿,斥责其滥发诏书。 诸葛恪为数不多的盟友孙嘿噤若寒蝉,惶惧退出,告病辞官。 其后,诸葛恪威福自用,检点出战将吏名录,一律罢免,重新选任,以塞朝野悠悠之口。 原本忠于诸葛恪之人,亦遭排挤。 不出旬月,再度下令,让士卒整装待发,准备从海路进攻青徐。 恪愈失人心。 嘉平五年的吴蜀一同北伐,声势浩大,却仅仅持续半年,便草草收场。 这也是吴蜀最后一次主动反抗。 三国前后出战的兵力相加几近五十万,早已超过赤壁之战的规模。 汉末至今几十年下来,中原实力大为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