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3章 (第1/3页)
司马师欣然纳之,令郭淮、陈泰尽出雍凉之军,迎击姜维。 在治国与军略上,司马师虚怀纳谏,其兵略虽不如乃父,权谋却不次之。 陈泰到达雍凉后,分析形势,见姜维抢刈早麦,料其军实不足,遂与司马望领步骑八千进驻洛门。 洛门在豲道与祁山堡之间。 魏国在淮南修建新城,在傥骆道出口建长城,在祁山中建祁山堡,皆扼守形要,掌控地利。 陈泰一进入洛门,便对姜维的粮道形成巨大威胁。 而陈泰也是这么做的,令步骑抄掠蜀军之后。 蜀军粮草不支,正面有邓艾、背后有陈泰,姜维只能退军。 陈泰四两拨千斤,一击便掐住了姜维的咽喉,快速扭转西线局势。 令魏军士气稍有恢复。 同一时间,诸葛恪还沉浸在东兴大胜带来的荣耀之中。 吴军十二月大胜,一月打扫战场,二月返回建业,三月,便又要出征。 士卒疲于奔命。 诸葛恪好友聂友劝其加固在朝中的根基,言魏国权臣当道,久必起祸端,不如修养士卒,积蓄粮草,以观曹魏之衅。 诸葛恪皆不纳,再次出击淮南。 与司马师的战略明确相比,诸葛恪进兵淮南并无方略。 最初只想掳掠江淮百姓。 但东兴大战,淮南百姓十室九空,剩下的一成也逃亡淮北。 吴军久掠而无所得,士卒越发疲惫。 诸葛恪却沉浸在耀武扬威的喜悦之中,渐生轻视魏军之心。 出兵两月,仍未找到重点。 最终丁奉实在看不过去了,建议诸葛恪围攻新城,行围城打援之策。 丁奉的话诸葛恪不得不重视,遂召回分掠诸军,围攻新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