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第3/3页)
,宰相起于州郡。 既然这时代的士族人才不怎么看得起自己,那就不妨自己培养! 自己人也更为可靠。 之乎者也这套,又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 再说天下有难事否? 只怕有心人而已。 第二百六十章 宣义 宣义郎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很多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机会。 宣义司是与军谋司、屯田司并立的新衙司,还是由杨峥亲自掌管。 宣义郎们奔走于各军,不仅完成本部的职事,还向没有宣义郎的新军宣义。 就连邓艾军俘虏们,也受到了感染。 “义”这个字在华夏语言中非常巧妙,也非常适合杨峥。 天下大义不仅仅只是朝廷的名义、名分。 再说曹丕代汉,司马懿夺权,本身就是在伤害朝廷的神圣性和名分。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任何时候都不缺深明大义之人。 也许杨峥构建的只是一个谎言。 出于一人之口是谎言,出于千万人之口,就不是谎言了。 这时代人终究是民风淳朴。 而且此前也从未有人对他们说过这些。 这时代能被相信的东西本来就不多。 按照这时代的规则,杨峥其实不用对他们说这么多,也不用这么对待他们。 俘虏就是奴隶,奴隶的一切都属于战胜者。 可以任意驱使他们,奴役他们,屠戮他们。 但杨峥没有这么做,而是管理。 一些受伤的人还被救治。 重伤致死之人,也被掩埋。 秩序的强大永远是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改变人心。 俘虏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