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5章 (第2/3页)
,羌胡士卒的最后心防也在溶解之中。 杨峥令人把这段文字在治下各城中刻成石碑,以鼓励羌胡们积极汉化。 军中民间一齐抓,都不懈怠。 “群山浩浩,河水滔滔,生民艰难,天下纷扰,烽烟四起,今我受召,铁甲在身,长刀在腰,擂鼓阵阵,旌旗飘飘,万众一心,地动山摇,同生共死,血染征袍,决胜沙场,讨逆除暴!” 不知何时起,一首通俗易懂的歌谣在军中响起。 以西北流传已久的民谣改编。 既切中时弊,又充满了恢弘激昂之气。 唱着唱着,一股使命感油然而生。 “此为何人所作?”杨峥大感兴趣。 亲卫下去查访一番,很快就找到了人。 居然是宣义郎庞青。 一个丰神俊朗眉眼如星辰的少年。 也是宣义司最上进最优秀的宣义使。 “属、属下一时有感而发,未想军中传唱极广,将、将军恕罪!”庞青既激动又惊慌道。 杨峥笑了起来,“尔非但无罪,反而有功!现擢其为宣义司副司丞。” 有感而发,说明整个人都沉浸进去了。 这正是宣义使的职责所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宣义宣义,首先宣的是自己,然后才能照亮别人。 当此之时,但凡是有才能之人,杨峥一向不吝提拔。 庞青激动的无语伦次,“将、将军、谢……” 杨峥拍拍他的肩膀,“某的儿郎,将来都是要顶天立地的!” 不止是庞青周围所有人都被感染了,眼神一个个亮如星辰。 一个蒸蒸日上的团体,自然有勃勃向上的生机。 到处是机会。 猛将出于卒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