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5 文官 (第4/5页)
去练兵,可要挑着副将?”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把允炆带走,那小子怕是也要跟着闹。允熥的话,让他上折子他都懒得动。副将的话,晚点我给你指派。” 常茂立刻嘀咕着,“成吧,这让郡王殿下……” 朱雄英瞪了常茂一眼,朱允炆再怎么说也是他的弟弟,当然要看顾着。就是以朱允炆这些年的表现来看,还真的是读书读傻了,对一些圣人言论无比崇信。这小子对于一些大儒,那也是无比崇拜、信任。 真的让那些大儒撺掇了,朱雄英还真的不好办,总不能来个大义灭亲吧! 让王承恩去传旨,朱雄英还是要见一见这个不省心的弟弟。至于朱允熥就算了,那小子现在不知道在哪开心着呢,朝堂之上的事情,朱允熥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可不是避嫌,单纯的就是不喜欢、厌恶,一心当个太平王爷。 到了武英殿,朱雄英说道,“皇爷爷,那些人都在午门跪着。” 接过王承恩递的名单,老朱说道,“有些人是真的想要办些事,想着科举、朝廷。这有的人呐,想着的怕是名声了。” “被咱们打了廷杖,他们便是忠臣,被打死了怕是得了诤臣、直臣的名声。”朱雄英乐了起来,从老朱的案上搬走一摞奏折,“就由着他们,这廷杖我是舍不得打!” 有些风气可不能惯,要不然以后文臣稍微不如意就跑去午门跪着,那可不叫个事。更何况挨廷杖要是成为文臣们邀名的手段,那显然是更加要命的事情。 历史上大明的中后期,很多大臣都是以挨廷杖为荣,似乎这样就成为了栋梁之材,成为了读书人的良心。空谈误国之类的事情,和那些邀名其实也差不多。 老朱乐呵呵的笑着,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