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5 文官 (第1/5页)
朱雄英确实是想要做点文章,主要也是因为一些个文官们有着他们的想法。很难说谁对谁错,大概也就是立场问题不一致,这就由不得朱雄英现在有些想法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以刘三吾为首的一些副考官,都觉得朝廷科举取士,自然就是需要公平了。他觉得以文章优劣为唯一标准,这样才能提现出公平,这样才能真的得到良才。 刘三吾很坚定,对老朱说道,“陛下,科举取士乃朝廷纳贤之根本,是士子们报效朝廷之门径。若是科举都不能公正,必然会寒了士子们的一腔热血!” 门克新这个时候也站出来,声援刘三吾,“陛下,学子十年寒窗,经历数次科考方能会试。若只凭籍贯,便让饱学之士落榜,怕是难以服众。” 大儒方孝孺这个时候也站了出来,“陛下,朝廷取士,首重才学!大明立国二十余载,文治颇有成效。若是此番不能公正,怕是有不少士子心灰意冷,重蹈开国之初的窘迫!” 老朱脸色立刻难看起来,在开国之初的时候,很多文人不愿出仕,选择隐居山林或者挂印而去,那时候的老朱确确实实相当尴尬。 原因很多,有的是心系蒙元故国,有些是当初心仪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也有一些单纯的就是看不上泥腿子出身的老朱,或者是觉得老朱太过严苛。 这是被威胁了? 眯着眼睛的老朱冷哼一声,随即起身就走,看起来这一次的早朝就这么结束了。 朱雄英露出一些微笑,不紧不慢的说道,“就这样吧,散朝!” 看到朱雄英要走,一些文臣立刻涌了过来。他们需要和皇太孙好好聊聊,他们更加希望皇太孙能够改变主意,毕竟这一次科举的主考官还是朱雄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