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春不知寒_第20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第2/4页)

人物的结局也是依附于这种预设和猜测所进行的。

    另一个颇费笔墨的人是赵柘。神宗皇帝赵顼在元丰八年(1085)去世,时年未满38岁,可以说英年早逝。他一生有十四个儿子,八个早殇,神宗死后六子哲宗赵煦即位,才9岁不到,幼时高太后垂帘听政,干到24岁又因病早逝,连子嗣都没有留下。北宋只好再由神宗的第十一子徽宗赵佶即位。稍微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原本王位轮不到赵佶,而应该由赵顼的第九子赵佖即位,无奈赵佖是个盲人,王位这才轮到后来的徽宗。赵佖也并不长命,他在徽宗即位后六年就去世了,年仅24岁。总的来说北宋的后半段皇室继承人可谓人丁单薄,命运多舛,社稷摇摆,甚至为后宫所把持。每每看到这些史实总是感怀,如此兴盛的一个国家何以在两三代的君王手中就急转直下,为何在这些孱弱而短命的君王之外,没有一个语出惊人,雷厉风行的皇室成员可以力挽狂澜?

    神宗最小的儿子赵偲是赵顼的遗腹子,生于父亲去世的同一年。所以我大胆地塑造了另一个遗腹子,也就是第十五子赵柘,并且将他塑造成一个精明强悍,隐忍果断的宗亲形象。当然,因为最终我不想去扭曲历史,因此他的结局是从刚一开始就注定的,但是我希望他的出现可以是一记幻想中的强心针,去给当年沉溺于书画的赵佶敲响一次警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