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春不知寒_第20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 (第3/4页)

而可读性更高的读物的契机。如果把这些都补上,那么小说的体量大概是现在的两倍。

    用虚构探讨真相

    史料与历史人物的借鉴,在这本书中层出不穷。我一直比较着迷在历史的缝隙当中拓写或改写真实人物和事件,亦或是创作虚构人物和情节的手法。它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衍生出无限的可能性。在创作《绘春不知寒》时,这个手法是情节和人物设计的基石。三代北宋君王自然不必说了,画家如郭熙、张择端、王希孟也都悉数小小客串,更有推动了这个《早春图》迷局的背后小人物侍郎提举官邓雍,他与郭熙死前的见面虽然是虚构,但是对白却借鉴自《画继》当中的描述,他在旧宅中发现郭熙旧画以及向哲宗求画的故事也都在历史上有迹可循;又如左右了北宋后期命运起伏的王安石,他的那本《元丰冶谋遗事》是我杜撰,尽管真的很希望有这么一本回忆录可以记录王安石在新政坎坷道路上的心声,不过其中他和神宗的一些对话也都是有史料原型。我力求能够在撰写虚拟情节的时候让它更有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支撑,让这些情节变得合情合理,顺势而生。同样,这样做也是为了丰富读者阅读时的体验和趣味,毕竟真假难辨原本就是悬疑的意趣所在。

    所谓无巧不成书,小说中我特意将北宋熙宁到政和这几十年发生的历史大事件进行了一些筛选,让小说里的诸多人物亲身经历这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