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9 (第4/4页)
诵,并不是祝贺谢郎与那郑十一娘成婚的。” 他上前一步拉住谢洵的手,不闪不避地望着谢洵,温和道:“是为了朕自己——山有木兮木有枝的意思。”言毕不等谢洵反应,他又笑起来:“谢郎这样的人,从来便是衰桐凤不栖,不出两年,朕一定再将你接回来。你这只凤凰,便等着栖在朕的身侧罢。” 居摄元年六月初一,谢洵出京赴任,此番出外,他未带新婚的妻子,只带了四五仆从与侍儿琅嬛。 年轻的圣人登上城门目送着他车马辚辚的离开了长安,眉眼深沉。 太常引 光阴迅速不停留,春去又还秋。 展破皱眉头。 且唱和、仙歌散忧。 百年短景,争名竞利,图恁惹闲愁。 休恁苦贪求。 但得过、随缘便休。 ——[卷一:日出安穷(完)] 【拾壹】回风动地起 居摄元年六月十八,溽暑难消。大明宫太液池中莲花朱蕊碧茎,直教青桂羞烈,沈水惭馨。季夏的时节多雨,近来犹盛,其实依照从前的例子,早该搬至华清宫避暑,皆因息国大长公主出丧,李玚才将这事搁了下来,再往后宫中事故频频,他也就没了兴致。 直等到快七月的时候,李玚才想起那被晾在四方馆的吐蕃大相论勃藏来,因此事停了许久,来报的黄门说那大相多有不满,还往吐蕃传了许多信去。李玚倒不甚在意这异族大相的态度,只欲多将他留一阵子。 下了早朝,李玚甫进紫宸殿便听见外头有黄门官来请见。等那黄门一进来,李玚便认出了那是个掌管四方馆事务的,遂将手头的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