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顾横波后的传奇人生_第159章 宣传文章 军校效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章 宣传文章 军校效果 (第3/4页)

名参加皇家军校。

    但是反对“弃笔从戎”的读书人劝道:“不要鲁莽啊!兄台,舞枪弄棒骑马射箭毕竟和玩弄笔杆子不同,没有强健的体魄和多年苦练,文弱书生上了战场那就是拖累队友的存在。”

    还有些反对的人从另一个角度劝道:“兄台,投笔从戎更多时候只是我们文人墨客一种美好的想象,不可当真。”

    也有的读书人认为千百年来一直有重文轻武的传统,从军不是好的出路。即便真的愿意放下身段投身军旅,但是能够闯出一番名堂的文人十分稀少。

    不过在一些有担当,心忧天下,对大明的忠心耿耿的读书人来说,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再也不愿只是坐在案牍前纸上谈兵了。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去报名皇家军校,投身军旅,希望能做到“书生立武勋”。

    龚鼎孳的文章让很多读书人意识到救亡图存的需要,明白在社会动荡,民族危亡之际,尚武爱国应该是此时的最强音。

    在尚武精神高涨的情况下,凡是有点血性的热血读书人无不摩拳擦掌,希望能够从军报国。

    当然,龚鼎孳的文章里,不仅只有一腔热血,还提供现实条件为读书人从军做支撑。

    比如告诉读书人,皇家军校有军事变革,降低了从军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不再像从前一样要求有绝对的力量和耐力,才能胜任作战任务。

    虽说从前从军者以世袭军户和农民为主,世袭军户终日cao习,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

    农民看似是炮灰,但长年累月在田间地头劳作,那身体素质也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然而书生多文弱,像李白那样诗剑双绝、卢象升那种随身带着百来斤的大刀的毕竟只是少数,所以即使从军,也只能做做参谋之类的工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