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2 (第2/4页)
这话说的语焉不详,但钟意明白内中深意。 “怎么说呢,”她漫不经心的甩了甩马鞭,道:“其一,我是女子,即便再有声望,又能怎样?更别说我同秦王的关系在那儿。” “其二则是,长史有些轻看陛下的胸襟了。” 宗政弘眼帘微垂,道:“愿闻其详。” “不说别的,只说凌烟阁内的二十四位功臣,有多少曾是陛下的敌人,后来臣服?郑国公、蒋国公、郯国公、卢国公、永兴公等等诸人,他能容得下他们,如何会容不下我?” 钟意轻笑道:“更不必说朝中有多少异族官吏,其中更不乏将领,毕国公阿史那社尔,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天下贤才愿往,泱泱大国敢用,这样的大唐天下,怎么会容不下一个怀安居士?” 宗政弘道:“居士当真豁达。” 钟意摇头失笑,道:“长史有话,但可直言,何必拐弯抹角,故意试探?” “我猜也瞒不过居士,”宗政弘眼底微有笑意:“秦王殿下气度非凡,居士人亦聪慧,来日若有世子,想也可承大统。” 钟意听他如此言说,倒不羞赧,反倒想起前生旧事来了。 那时候,李政已经做了太子,东宫的属官们对她都只是面子情分,但对于景宣,尤其是景康,却都是很喜欢的,宗政弘被调回长安之后,甚至给景康做了老师。 前世没有机会问,今生倒可解惑,她斟酌了言辞,道:“长史似乎,很愿意见到秦王后继有人?” 她所说的这个“后继有人”,自然不是指有子嗣,而是指真正有能力挑起这江山的继承人。 宗政弘听得明白,倏然笑了:“原来居士也有想不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