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七) (第2/9页)
越高,运动越快。换而言之,温度就是分子运动平均状况的指标。对于固体而言,当温度越来越高,分子的振动越来越剧烈,维持固体各分子保证自己位置的约束相对越来越弱。某些分子因为振动更剧烈而离开原始位置,则固体开始熔化为液体。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导致可以流动。但整体还可以保持分子不脱离集团。当温度更高,分子运动更快时,某些液体表面分子速度太快,离开液体表面,脱离了液体整体。当大量液体分子开始离开液体表面,液体开始汽化,成为气体。气体的分子间距太远,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关联。如果没有约束存在,分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前面讨论了液体和气体的压力。在地球表面,比如某块钢板。空气中大量分子快速运动,撞击到钢板。这些撞击的整体效果就是大气压力。同样钢板置于水中,大量水分子撞击效果就是水的压力。可以看到,钢板面积越大,则撞击效果越明显,对应压力就越大。我们通常使用压强来定义压力效果。就是固定受压面积,来测定压力大小。测定的压力就定义为压强。压强=压力/面积。通常的大气压就是指大气压强。 思考: 1温度是分子运动速度的平均指标。那么就存在某些分子运动速度远大于平均速度,某些分子速度远小于平均速度。冬天天寒地冻,在外面晾衣服,衣服上都结冰。但是晾一段时间,衣服还是可以晾干,就是这个原因。同样情况,液体表面的某些分子也可以脱离表面,成为气态分子。如果将液体保持着密闭环境,将气态分子清除,对液体而言,其状态有什么变化? 2热量在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传递。实质是分子平均运动速度降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