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李子强的败家史 (第3/7页)
规划,需要他搬厂房。那时全国南北各地都在争相新建工业园区。 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搬迁进入工业园区,然而那里是毛坯厂房,既不符合工业厂房的标准,更无任何装修。地方政府当时承诺的是,各厂以租赁的形式搬入新厂区,自己支付厂房改建和办公区装修的费用,地方政府将在第一个租赁期,也就是5年到期后,将以适当便宜的价格把地皮卖给各个企业。而如果不搬迁的话,哼哼,有什么麻烦自己看着办。传说当地的政府要用原先的厂房土地开发房地产,要建独一无二的别墅住宅区。。 说这话的是当地政府一把手,几十家企业和李子强一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迁入工业区。搬厂、改建、装修,耗去大约300万元资金,原先十几年的积累几乎化为乌有,更新生产线的计划无限期搁置。 同时,李子强同宋士达一样遇到了通胀,原材料价格大规模的上涨,还有人工荒的问题。 为了留住工人,李子强把工人每人平均加了10%工资。一线工人平均工资为1200元/月,二线为800元/月。一个月做满20个工作日之后有每天100元加班工资。厂里是免费吃住的,四人间宿舍,一天三餐。 说实话李子强也认为这些都不多,但在2007年随着石油和钢材原料的持续上涨后,2008年的经济危机又接踵而至,订单急剧下滑。 最后李子强挺不住了,也装不下去了。他对工人们说:“兄弟们对不起了,这两年开始还能给大家涨点工资,可现在……连维持下去都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