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佳人_不是风花雪月的番外上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风花雪月的番外上篇 (第19/26页)

惨遭炮火轰击。

    黄浦江码头一片乱战。远远望去,晨雾被熏作暝色。吴奕君伫立甲板上远眺,远远地,沉浸松浦大桥饱经沧桑的愁绪。

    这艘客轮主人本要携全家往香港避难,是周详砸重金买下雇佣原伙计逆流送后辈往前线。

    江面凄凉冷清,夜行东进,拂晓时分,客轮驶入黄浦江段。逼近码头,码头上乌泱泱的人群沸腾。

    并非欢呼,是重燃希望的呼救声。

    吴奕君转身回客舱,与三五护送她的周家伙计吩咐:“你们留下一半好生安置滞留民众,护送他们上船离岸。余下几人随我走。”

    吴奕君下船迫切扎入人群,三名伙计追随她逆流突围离开码头,高度警觉,暗自紧绷着手将手枪上膛。

    吴奕君本意直奔战事最激烈的闸北区,离开吵嚷的码头猛然听闻,百米之遥的松浦大桥有枪声传来。

    她携人掩身桥下,与那三名伙计商量。

    “要你们准备的大洋带着么?”

    “按您吩咐,每人一百块。”筹钱的伙计不解,本分照做,将口袋里捂热了的一百块大洋分发给各人。

    吴奕君一行齐整都着中山装戴中山装,她做示范,抓一大把钱币塞进自己胸前两边口袋与帽子,“这样能挡子弹。”

    伙计们恍然,纷纷效仿。吴奕君又对他们耳语一番,四人组兵分两路,上桥一探究竟。由另外两人掩护,吴奕君带一伙计冲锋。

    他们猫腰持枪警惕上桥,闯进烟雾,徐徐逼近桥中央的战场。

    桥头这边匍匐在地的一排年轻人身上统一着中山装校服。想来是十几岁的学生投笔从戎来的。吴奕君扑过来扎进他们中间,问对面情形。

    那群进退维谷的学生惊异于有人突然到来,听她口音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