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中专改制 (第3/4页)
一些能量,不像蔬菜,全是水。 人们开始小心翼翼,将砍下来的大白菜和萝卜,分类放进筐里。 弄伤了以后就很难存储。 有伤的也得先吃了,这都是有顺序的。 赵传亮拿着铁锹,在一根大萝卜边上小心的松土,感觉差不多了,揪着剩余一点的萝卜秧的根,轻轻的拔起来。 放在一边,一会有女同学过来拿走放好。 “赵传亮,听说市里的无线电厂的中专关了,这下又少了一些中专了。前两天听广播说市里的65所中专,压缩为23所,你这下压力大了啊!” 思绪间,旁边一个女孩抱着萝卜,对着他说了一下。 对方正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康慧兰,也同样是班主任的小女儿。 至于成绩最好的他为什么不是呢! 倒不是老康以权谋私,主要还是他感觉做班干部太烦人了,经常让自己干嘛干嘛的。 赵传亮听到这话惊讶了一下。 “缩减这么多的吗?” 中专。 在这个年代可是相当吃香的存在。 大学毕业就是干部。 同样的,中专有两种,一种是中专管理人才,一种是中专技术人才。 不管是哪种,一年后转正都是享受25级干部待遇,比大学生也就低了三级而已。 管理人才直接就是干部。 而技术人才同样享受干部待遇。 录取率不到10%,真的可谓是千军万马过钢丝,不比后世那些985和211差多少。 因为老毛子援建,各大厂子也同样急缺各种中层管理人才。 而大学生基本进了体质里。 考不上中专的上高中,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了。 别说农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