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29 (第4/4页)
云雁回这水草缸,只有少数人看到,所以后来也没有广泛流传,耳听和亲眼见到的震撼还是不一样的,甚至会被人认为是楼盘模型那样,近似小孩子玩的东西。因此,并未掀起什么大波澜。 这缸被仁宗亲自赐了个名,叫“竹林听禅”。 大宋的使团前往辽国,还专门学习了如何喂绿毛龟,清理水草缸,呵护着到了辽国后,将礼单呈上去。 辽帝一看,本来并未注意到这竹林听禅缸,还以为就是一个器物,但是看到里面有写着“汴梁特产绿毛龟”,但是觉得特别好笑,怎么绿毛龟就成汴梁特产了啊?以为辽人不养龟吗? 臣子给辽帝介绍了一下,“听闻汴梁有个小吏,从皇宫中得了一只绿毛龟,回去之后,和家里其他乌龟养在一起,没想到,其他乌龟也都长出了绿毛,后来放进去的乌龟,也会被同化,长出绿毛。想必因此,他们才将其称呼为汴梁特产。” 绿毛龟不算汴梁特产,但是这种奇异方式生长出来的绿毛龟,当然是汴梁特产了,独此一家啊。 辽帝听了故事,便想看看这与众不同的绿毛龟,宫人遂搬来竹林听禅缸。 辽帝,还有他身旁伺候着的其他臣子、宫人,看到那竹林听禅缸中悠然自得游着一只绿毛龟,背后是慈悲的古佛,顿时吸了口冷气,只觉心神震撼。 介绍的臣子又道:“这是另外一件领悟,竹林听禅缸,与绿毛龟是一体的。” 既是分开的两样物件,但又是一体的,两样都很珍贵。 辽帝离得极近,看那缸中的一方天地,心下叹服,诚恳地道:“宋人果然心思灵巧,这等物件,我们大辽是出不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