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  (第1/4页)
    晓你的意思。杀了,自然干脆,却并非没有后患。赵氏一族出自滇南,并不为中原正统世家所完全接纳,要将这血统坐正,要获得天下士子的支持,要英才尽为我所用,首要是立稳大义名分……”    赵珩细细掰开来说于太后,沈芝却都来不及听完,便打断皇帝的话道:“陛下怎可如此心软!我孤儿寡母若不强硬手腕,血洗余孽,他人见状,还如何肯乖乖臣服于我。山中有虎,你这做兄长的,竟怕朝野非议,而要将你幼弟和哀家送入虎口不成?”    赵珩大为头痛,他耐着性子说了如此之多,母后竟是一句也听不进。    皇帝一时气结,闷声僵坐在那儿。    沈芝便让人抱来幼子,虚年六岁的赵瑜,多少已经知事,见到殿内气氛不似寻常,吓得期期艾艾。    沈芝抱过小儿,亦气得垂泪。    赵珩无话可说,借了政事离了宁安宫。    皇帝前脚刚走,沈芝后脚就对宫女史道:“儿大不由娘。”    这等话听了,莫说宫女史,里外的答应长随,当差听事,无一不是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只做不知。    赵珩回至思政殿,见韦徹早已候在殿外,正是听了传召,来领他的旨意的。    遣了众人,赵珩有些黯然。    母后与他不亲,他原是养在祖母膝下,三岁上老王妃没了,先帝直接令人辟出院子,开蒙督学,自个常常督促,赵珩一日不敢懈怠,直到十岁出头,见长子已经定性,先帝才稍稍放心了些。    幼弟赵瑜却不同,自小就在母后身边长大。    如今遇了难事,母后一不信任他这个长子,二不曾替他解难宽心,反倒是急于做主,将幼子护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