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2/4页)
,真是孟濯缨。 李瑾道:“谢卿举荐,是要让她入大理寺?” 谢无咎道:“自然。” 李瑾忍住揉眉心的冲动,努力诠释“不管臣子怎么荒唐我依然是一个包容的君王”:“谢卿,孟濯缨三年不曾回京,你昨日只与她见了一面,不过短短一个时辰。你对她有几分了解?你说说,她去大理寺能做什么?” 谢无咎理所应当的答:“自然是查案。” 李瑾记得,孟濯缨文章写的十分不错。三年前这孩子年方十三,乡试解元,那文章曾呈上御前,的确是文采斐然、意境深远,远超同龄之人。 可谢无咎刚才是说,让她去大理寺查案? 李瑾忍不了了,面露嘲讽:“你是让她去大理寺写写文章,发几篇声情并茂的告示,好感动那罪犯,负荆自首吗?” 谢无咎心说:陛下!您真爱说笑。 可宫闱之中,不比宫外,他也未曾造次,只说:“陛下,那伙贼人曾在黄石村落脚,是孟濯缨先发现的。” 谢无咎回想孟濯缨当时的神色,显然是想到了,那伙贼人可能会在黄石村躲藏。可许是不愿与大理寺勾连太深,又预想到那伙人早就已经转移,因此并未多说。 李瑾略为吃惊:“你是说,那离京三年的小世子,只看了一眼地形,就能如此准确的推断出贼人撤退的方向、策略?” “正是。”谢无咎眼中堆满赞扬,“她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偏偏眼光老辣,可以称得上明察秋毫,细查入微。” 在破庙之中,射箭的贼人一露面,她就知道是冲着自己来的,抖尽机灵往自己身边挤,力求保命。 这之后落水,她又救了自己。只看了鲁婆子一眼,就知道这个看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