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482节 (第6/8页)
抓住机会。 龙跃旺长长呼了口气:“在世人眼中的参帮,一种就是像我们这样在农闲时节进山找棒槌搞副业的农民,这事儿非常普遍,尤其是在生产队时期,每个生产队几乎都有自己的参帮,生产队若是有会抬棒槌的把头,如有一宝,带着参帮进山,一年能搞好几万的副业收入,公分也高。 那陈卫国当屯长的时候,就来找过你蒋大爷,让你蒋大爷把抬棒槌的法子交给他小儿子……陈卫国啥人啊,怎么可能会教给他家。 另外一种队伍,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参帮了,他们有组织有纪律,棒槌的鉴别、保存方法、采集方法、甚至种植方法和价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他们影响。 可解放后这几十年下来,就连威虎山的座山雕都被拿下了,更何况是参帮,瓦解得差不多。我遇到那参帮,也只是听旁人说了句,把头是以前南派参帮的人而已,跟一般的参帮没啥区别,早没有以前的辉煌了,只是守着的规矩更严。” 吕律仔细地听着,发现龙跃旺所说的参帮,他发现,除了普通参帮守着的规矩,公平公正的分配外,还有一整套“外交”手段。 最主要的也就是三点。 第一,见者有份。但凡在发现棒槌到抬出棒槌的过程中遇到他人,要分其一份。 第二,有主勿动。发现别人做了标记的棒槌不准碰,但可以等到主人到来。 第三,出手相助,发现山中他人有危险,要给予全力支持。 吕律清楚,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纷争,甚至能与其他的木帮、猎人等建立很好的关系。 表面上,看到的是江湖儿女行侠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