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457节 (第3/8页)
比较跳脱,正因为不走寻常路,所以总能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棒槌,这是参帮不会拒绝初把郎要求一起去抬棒槌的原因。 昨天找到那棵五品叶,就有不少四哥的功劳,若不是他打蜜蜂被蛰,若不是看到鹿角招了地雷蜂,被追着一通乱跑,咱们就有可能还要花上不少时间或是干脆错过了那五品叶大货……” 吕律说到这儿的时候,看向张韶峰:“四哥,继续发扬,给咱们弄个顶级大货出来。” 顿了一下,他接着看向几人:“这里,我提个要求,规矩要活学活用,集中精神排棍儿拨草弄叶仔细搜寻这是必须的,同时保持更多的好奇心,枯枝烂叶,杂木蓬子,草丛,包括枯树、石缝啥的,多拨弄几下,仔细看看,好奇心就是为了这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准备的。 因为这些地方,要么迷惑性太高,要么就是被本能地认为不会生长棒槌而被忽略。较真的时候会发现,可能棒槌就藏在某段枯枝或是滚落的石头下,或是高处某个树洞中也会有。 为啥?小动物或是鸟吃了棒槌的籽,就有可能拉在一些树洞里,结果就长成了棒槌……高处也不能放过,多抬头看看,还能防着吊死鬼,避免被上边的枯枝掉落砸到。 这是棒槌子孙后代的传播方式,除了自然脱落生长的,更多的是各种动物帮忙传播,事实上,这东西并没有定数,哪里都可能有。” 吕律说这个,是有根据的。 就比如,一贯认为,棒槌生长在北纬四十到四十五度之间,所以在长白山、小兴安岭,完达山等地方多,通常认为大兴安岭就没有。 但实际上,在后世就有专家考察中在大兴安岭不可能生长棒槌的纬度发现过百多年的大货,研究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