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200节 (第4/6页)
鄂伦春人取名字比较随意,不论取什么名字,都不带姓氏,即只有名字不冠姓。 在鄂伦春人看来,名和姓没什么必然联系,姓属于氏族,名字才是自己的。 就比如,他们会根据孩子的某一个特征取名字,赵逸就是这样,突母哈的意思就是后脑勺、脑门大。 还会在名字中寄托美好祝愿,赵茹的鄂伦春名依摸线,意思是油汪汪、美好生活的意思。 两人的名字,赵团青早在几年前和吕律熟识,唠嗑的时候跟吕律说过。那时候,他们才一两岁的样子。 不过,尽管如此,赵团青和他儿子赵永柯,以及两个小孩,都用上了汉名,还是有很大程度的汉化了。 却听赵团青转身问乌娜堪:“永柯呢,还没回来?” “回来过一次,又出去了,说是家里缺rou,去打只狍子!”乌娜堪微笑道。 一听这话,找屯亲顿时笑了起来:“狍子好,正好招待我的好朋友,小吕,晚上咱们好好喝上一杯!” 吕律当即笑着点头:“好!” 第273章 炸毛 赵团青的话语中很笃定自己的儿子赵永柯能打来狍子。 狍子是鄂伦春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对于鄂伦春人而言,是非常容易获取的。 他有这份自信。 三人坐在草地上烤着西斜的暖阳,聊着这几年彼此间的过往。 赵逸和赵茹两个小孩也凑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林中传来响动,几人纷纷回头看去。 吕律和陈秀清看到,林中走出的是个骑马小跑着赶来的精壮男人,年纪比吕律看上去要大一些,他有着一双和赵团青很像的细长眼睛,也充满着野性,脸颊有些黑红粗糙,这是常年山林生活,风餐露宿所形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