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222节 (第1/6页)
他没见过以前的参帮,但传闻听过不少,那组建出来的参帮不得了,大的参帮手底下控制着大批的放山人,那是能一手控制棒槌流通和价格的。 不是谁都有能力成为参帮的老把头,能成为老把头的,必然是经验相当丰富的人。 他们脑袋装着很多出棒槌的地方,有自己采到过棒槌的地方,也有从别人那里偶然听来,或是长辈告知的地方。 除了冬天,其余时间大部分就在山里度过,去的地方多,什么地方有棒槌,他们脑袋里记着的地方太多。 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点线,可就是一个庞大的数量了,这可不是能轻易记下的。 脑袋里记不住,被以兽皮书的方式记录下来,却也正常,而且,这图,明显有过某种综合,记录的,可不仅仅只是某一个人的记录,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这东西,珍贵啊! 第294章 观山景 参帮有自己的规矩,抬到棒槌后,会在附近砍兆头。 所谓砍兆头,就是在正对发现棒槌的方向,扒下树皮,扒树皮的高低位置,由发现棒槌与树的距离决定,右上刻上与棒槌几品叶对应的横杠,左下刻上参帮的人数。 这是发现棒槌后所做的标记。 抬出棒槌的位置,将土回填称之为复埯。 如果获取参籽,则入口去掉参籽皮后,在抬出棒槌的周围进行播种,称之为“撒参籽”。 在播种下参籽的位置,用树枝插在上面,上端削尖,防止其他人或是野兽踩踏,称之为插花。 规矩是好规矩,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棒槌不被采挖殆尽。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棒槌那可是稀罕物,不想据为所有,那都是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