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169节 (第6/7页)
这是大自然的味道。 陈秀玉显得很兴奋,一大早上起来,也不下地了,忙着给王大龙一干人包了黄瓜香馅的饺子,在招呼他们吃饱后,也兴奋地参与其中。 早之前就已经知道建木刻楞需要苔藓,她特地叫来了陈秀清,帮忙到附近山林里进行收集,然后用马车运送回来。 吕律也很期待,就站在旁边看着王大龙他们搭建。 半山坡的红松林里挑选的红松非常规矩,粗度都差不多,剥皮后,被他们根据所需要的尺寸弹线后架在木架上,用两人拉的大锯将两面锯得平整。 再用油锯、斧头和凿子刻出沟槽,一个房间四根木头,让相邻的木头相互咬合,然后在木头上用钻花钻出孔,用同样的红松木做成的楔子进行加固,一层压一层,叠垒在一起,不用一颗钉子。 王大龙不愧是木刻楞建造的知名手艺人,活计做得那叫一个漂亮,咬合起来的木头,看上去严丝合缝。 在木头的层与层之间,垫上了一层陈秀玉和陈秀清收集来的青苔。 可别小看了这层青苔,能将木头之间的些许缝隙填得严严实实,既可以防止漏风,又能调节室温,而且,风透不进,水泼不进,真正做出了冬暖夏凉的效果。 不用王大龙说吕律也知道,这是完全按照老毛子那边的方法来建造,木头层叠之间的青苔,老毛子在建好木刻楞以后,甚至试图将苔藓养活,可见其作用不一般。 虽然在东北这边,人们更喜欢用黑土下的黄泥来涂抹堵塞缝隙,但对于吕律来说,那样就失去了木刻楞该有的味道。 吕律相信,搭建出来,上了门窗、木瓦,自己的房子会是一座非常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