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_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2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241节 (第3/7页)

会儿,确定没人跟来,他才从树上下来。

    “卖了多少?”

    吕律见到四人的时候,接过陈秀清递来的大饼,咬了一口后顺便问道。

    “五千三百二十块!”陈秀清清楚地记着这数字。

    “目前的收购情况,我细细了解了一下,二两的左右的棒槌,能卖六百多,形体好点儿,到七百这样。棒槌二两是个分界线,再往上,多一钱都能高不少钱,多一两,那就是翻倍来论价,要是形体好,还能更高。

    那两棵五品叶棒槌卖了四千不到,四品的一千来块,加上那些小的,就凑了那么些钱!”蒋泽伟小声地解释了一番。

    吕律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这规矩向来如此,在美溪区上的收购点了解过棒槌的价格,他多少能从重量、形态上估计出价值来,好歹上辈子就是收山货的人,这些方面积攒的经验,毫不夸张地说,不会比蒋泽伟差。

    事情办妥,几人直往方正、通河方向走,这是以前蒋泽伟他们来抬棒槌的路子。准备经过丹清河,再到鹰山,然后岔往金山屯区,再到美溪。

    车子没有申请证明,不好从车队花钱调用,路上搭顺风车上上下下也不方便,还容易被人惦记,关键是吕律不想元宝它们再晕一路车,于是干脆选择走路。

    这是比较直的一段路,省得往哈尔滨绥化那边绕一个大湾,面临沿路诸多检。

    反正有帐篷在,随便在哪里都能宿营。

    也顺便在一路上经过的城镇,将手中这些棒槌分散处理掉。

    于是,到了方正,处理一棵五品叶和两颗二甲子,得了三千一百六十八块。

    到通河,又处理了最后那棵元宝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