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4页)
年少时的一些旧事,这些时日,隐隐地,她终于有些明白了。 裴右安自有他的信条和风骨,嘉芙再明白不过。 但从想明白那少年身份的一刻起,她就在为他捏一把汗。 他穿行于白天和黑夜之间,看似游刃有余,这些年,踏出的每一步,足下却都如刀尖行走。 嘉芙又想起傍晚哥哥回来时偶提及的一件事,说白天在船坞,有人传言,这几日,曾有人远远看到朝廷十数艘战舰下海,又重金招募熟悉海路的老渔民作向导,据说是要去打倭寇老巢了。 哥哥说起这事,很是兴奋。 确实,真若早日剿完倭寇,这也意味着禁海令能早日解除,自然是个好消息。 但嘉芙心情却十分忐忑。 她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裴右安,他还是有事瞒她,并且,是件极大的事。 …… 崔银水随裴右安去往荆襄,路上虽舟车劳顿,却丝毫不敢懈怠,一路勤加服侍。这日到了南阳,离此行的目的地,新设的安化郡也没几天路程了,这夜,赶路终于到了驿舍,人困马顿,驿丞见路引,知裴右安再度回来执事,殷勤奉迎,笑道:“裴大人德重恩弘,前次匆匆离去,百姓们至今还在念想,没想到此次又回来了,实在是荆襄之福!” 裴右安问了几句民生,随后安顿了下来,时至深夜,崔银水借送茶叩门入内,见他依旧坐于桌后,凝神似在写着书信。 崔银水不敢靠近,只在门旁立着伺候,渐渐眼酸目涩,劝道:“大人,白日赶路辛苦,明早又要早起,也好歇了,我出来前,干爹叮嘱,说大人这趟是个苦差,要我好生服侍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