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加工产业 (第2/4页)
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要懂得在关键时刻的取舍。 这种取舍,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例如今天的方文达,如果不是之前赵文明、刘宏江,以及整个金城乡政府在对待蔬菜基地项目中暧昧的态度,仅仅靠许涛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让方文达作出如此重要的决定的。 这背后,水很浑,也很深。 不过,许涛对于方文达的承诺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南湾村今后想要保证高质量的长期发展,就必须要在村内有足够的产业项目。 靠着劳务,的确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村民致富,但是却不能够让南湾村致富,这二者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村民富容易,村子富裕难!一个村子的富裕绝不仅仅体现在村民今年的收入、家里的荷包上,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这都是需要用南湾村的集体收入,拿出真金白银来填补不足的空缺的。 如果指望别人,指望金城乡,指望哪个领导来让南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夜之间达到“魅力乡村”、“高效脱贫”的目标,许涛自认为恐怕自己在南湾村的这短短的挂职期限内恐怕是看不到了。 当然,这也并不现实。 靠墙墙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南湾村自己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产业,带动整个村的村民收入提升,这才是健康的发展之路。 劳务收入,外出务工...终究只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若是纯粹依靠外出务工,想必没几年南湾村又会重新回到之前的老样子,年轻人口流失严重对一个自然村落的摧残效果是极大的,每一年,国内都会有无数像南湾村一样的村落消失在地图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