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_第33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 (第2/3页)

封貌似很平常的书信。

    赵桓在信中通篇叙旧聊些家常话,对于朝政只字未提。

    只在信末以极其平淡的语气说,他将于近期上奏官家赵佶,将太子妃朱涟在政和七年生的嫡子、也就是赵佶的唯一的嫡皇孙赵谌,更名为霖。

    赵桓目前就这么一个儿子。

    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未来的第三代储君。

    赵霖?

    王霖心中一冷。

    让未来的储君与臣下重名,而且还是刻意为之……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背礼,违制,就算赵佶同意,朝中那些翰林言官文臣也绝不会答应。

    赵桓专门说这事,只意在表明他的某种态度。

    愿意其子以父视王霖,就好像当初刘备临终前托孤诸葛亮,命刘禅以相父拜诸葛基本一个道理。

    同时也以这种方式,将王霖活生生推到火坑上炙烤,让他与恽王一派再无任何缓和的余地。

    当然这只是赵桓的某种算计,也未必一定会去实施,这只能说明:赵桓等不及了,他要破釜沉舟、铤而走险提前登位,又担心万一事败,所以希望王霖能顾念旧情,保他幼子娇妻一命。

    王霖眉头紧蹙。

    按说赵桓不该这么着急篡权上位,毕竟他是法定的储君,耐心等待赵佶龙御归天便是。

    皇位早晚是他的。

    这也同样说明了赵桓目前的处境。

    必定是到了不得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境了。

    王霖对这些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宫廷戏其实不感兴趣,只是现在的大宋已经不能再起内乱了,如此血淋淋的夺嫡政争和暴力性的改朝换代,只能加速大怂王朝的灭亡。

    京师的内乱和暗流涌动出乎了王霖的意料。

    他反复斟酌,觉得不能再在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