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3 (第2/8页)
急,进行连番总动员,一定主张这是大顺的祥瑞,牛党也不忘推波助澜,最后今上总算松了口:“先辨真伪再作打算!” 有这么一句话就够了,没两天关于传国玉玺的相关文章已然百数篇,只要是能拿起笔来的都要写一篇,就连远在南京的南京留守李大人虽然未曾亲见,也亲自写了一篇考辨,程系程大人日理万机,也不忘这紧要之事。 大家的意见很多,但归纳起来就是一点,当今世上出了一位功过三皇德超五帝的圣贤天子,这传国玉玺才得以出世,大伙儿是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来论证这个政治性问题,至于技术细节……那是无足轻重的问题。 今上见到这许多文章后不喜反怒,仍是那句老话:“我大顺朝起于草莽之中,得天下民心而崛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日不知用心治理国家,反纠缠于这小小物事……” 说话间今上手抖着不停,最后怒道:“从速查办……” 高一功火冒三丈,给参与其中的官员以重责,特别是河南省官员更是受了点名批评,林长河还被处了一个撤职留任的处分,又派大队人马到登封县查办,中是这板子举得高高,只是轻轻落下。 林长河不怒反喜,逢人就说:“今上可是亲自点了我的名字……” 自古揣摩上意是升官发财的不二法门,高一功火气越大,群臣关于传国玉玺的奏折越多,最后高一功终于眉开眼笑:“看来寡人还当真是天命之主!” 自古身居高位之人,架子必然极大,高一功虽然得了这转国玉玺,可还是反反复复来上这样几回才开始使用这枚玉玺,到这时候谁也明白,大顺朝的圣旨上都有着“受命于天,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