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秧歌 (第6/6页)
最后缴纳公家的征收,终于不得不将钱全都拿出来,可是即使这样,也免不了家庭的倾覆……” 虽然不是文学专业,不擅长评论作品的好坏,不过叶归蓉也觉得,这部写得真是不错,难怪当初舅舅的评价是:“给了中共重重一击。” 张爱玲的叙事,与国府文人不同,与所谓革命派作家也不同,这两方虽然立场不同,不过写出来的却都仿佛不是故事,而只是宣传品,就感觉那些写作者都是为了表达一个已经确定的主题,而去组织故事叙述,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说明那样一个主题,里面的宣传意味可以很明显地看得出来,与其说是文学,不如说是应用文,文采有高低,性质却类似,都是很僵硬的,失去了那种现实的鲜活。 而张爱玲的文章却很不一样,十分淡泊自然,叶归蓉知道她写的是土改,但是虽然张爱玲笔下的情节细腻丰富,她本人却仿佛站在一定距离之外,淡然地观看,比之之前的那种狂厉,有了一种沉静,仿佛岁月在张爱玲的心中积淀下来,也在文章中沉积。 神门听叶归蓉断断续续讲了半个小时,点头道:“难怪火野苇平君前不久从红色大陆回来,说竹幕后没有思想自由,和大战期间日本的大政翼赞会很相像。” 叶归蓉登时不由得便笑起来,火野苇平可是大名鼎鼎,战争期间写了、和,组成了,名噪一时,是很热情的战争文学家,日本战败后,火野苇平的情绪似乎也就此冷却下来,成为一个保守的和平主义者,因为他曾经有过那样的人生,所以此时听他将中共政权与当年的日本军政府相类比,就很有一种奇妙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