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_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3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第326节 (第3/7页)

视剧中,没有这种题材的,正在拍摄和准备拍摄的也没有这个题材。”

    所以,知青下乡和回城这部分内容被她摒弃了,故事的时间背景就是九十年代初,围绕国企改革展开。

    “剧本大纲出来了吗?”

    于童起身从背包里拿出一沓剧本递给他,“大概出来了吧,但市里要求电视剧不少于20集,每集的大纲不少于3000字,还有得磨呢,你先帮我看看,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狄思科接过剧本大致翻了翻,他们选择的背景是一家电器厂,而且是声名显赫的国家一级企业。故事中涉及到了人事和用工制度改革,中层干部大幅精简,部分职工下岗、待岗。

    那种群情鼎沸的场景,与时下很多工厂中的情况类似,应该能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

    “我觉得何立峰的成长有点太快了,既不学习新的管理办法,也没有深造机会,完全缺乏成长的契机。”狄思科合上剧本说,“何立峰已经在国营大厂工作了二十多年,早就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那种传统的思路和模式,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

    “而且何立峰已经在厂长的位置上呆了五年,正常情况下,再有一年就该被调整了,未必会有心思在厂里搞改革。你们不如把他的年龄改小一点,让他当个副厂长,厂长被调整后,他接手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庞大工厂。”

    “厂里那点事未必能演20集,”狄思科天马行空地想,“可以给他引入一个竞争对手,比如来冲击北京电器市场的南方老板,搞点商战元素。家电行业的竞争,比我们日化行业的竞争还激烈呢,每年都有大量企业被并购和倒闭。”

    “南方老板经营的私营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