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第3/3页)
了啊。 第35章 他虽然已经隐退多年,但是这些年来,身处江湖,却心忧天下。 前些日子,皇帝派人前来,请他还朝,他却自知面对今日之局力有不逮。既然自己无法可想,何不另选贤明之士?天下之大,总有贤能义士,能解此困境的吧? 他年事已高,留在朝廷也只不过是占着位置难有作为,他宁愿将这个位置留给贤能义士。 至于他还留在此地,实是想找到那个预言中能安邦定国之人。 只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杳无音讯,他有时候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老友弄错了?那个预言中能安邦定国之人并不在这西南之地? 现在想这些也没用,全听凭天意了吧。 “我也只不过是在此闲谈,姑妄言之姑听之罢了,若是传出去,只怕会惹人笑话。”陶溪继续道。 周尹也笑了,“也对,闲谈而已,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当不得真,你只管说出自己的看法便是。” 陶溪点头,“这内忧外患,不外乎就是北方的战事和南边的旱灾。应对办法无非就是一桩桩解决。” 魏东篱闻言与周尹对视一眼,心下不由莞尔,陶溪的想法未免太过简单了。如果有办法解决,也不会有如今的局面了。 周尹也抱着玩笑的心思,“能否细说?” “北方游牧民族扰边是为了什么?不就是缺衣少粮,又羡慕我们大衍朝富有嘛?那我们派人和谈不就行了?”陶溪无所谓的道。 魏东篱脸色变了,和谈?这和卖国有什么区别? 如今的大衍人最讨厌和谈这两个字,其原因就是大衍朝开国之时,曾与鞑罕有过一次惨烈的战争。 那时衍高宗亲自领兵前往,却听信小人谗言,孤军深入,最后被敌人所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