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69章 师父的信 (第2/5页)
暖烘烘的,董熹盘腿坐在上面,筷子就没有停下过。 这两年,董熹也算是见过世面,连国外的食物都吃过不少,但是记忆里最好吃的依旧是家里母亲做的饭菜。 董熹从小饭量就大,特别是练功以后,更是如同饭桶一般。 自家蒸的大馒头,董熹一顿饭能干5个,这馒头有多大,请自行百度。 这还只是八分饱,要不说董熹他爹愁啊,这孩子这么能吃,种地是要饿死的! 家里不差钱,自然吃的就好,不说是顿顿吃rou也能隔三差五的整上一顿。 这在九十年代的农村,吃rou那就是提前进入小康的标志。 正所谓天上的龙rou,地上的驴rou。 以前家里不富裕的时候,驴身上的好rou都要留着卖钱,自家也就吃些便宜的下脚料。 现在生活好了,驴身上的好料自然优先留着自家吃,剩下的才拿去卖! 饭桌上除了驴rou还有海鲜,巴掌大小的牡蛎满满的一脸盆,董熹嫌剥起来麻烦,董妈就亲自上手帮忙。 将牡蛎rou蘸点蒜醋然后直接塞进董熹的嘴里,剩下牡蛎壳上还有点rou,扔给自家的老头子。 董爹也不嫌弃,笑呵呵的扣着那点rou,在配上一口小酒,仿佛是啥珍馐美味般。 饭桌上的气氛很祥和,实际上董妈在做饭的时候哭了一阵,大骂董熹不孝顺,这么多年也不回来。 现在哭也哭了,打也不舍得动手,最重要的是自家儿子皮厚,拍起来很痛! 董熹也一改往日那种“天老大,我老二”的做派,熟练的撒娇。 做为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